|
6月9日(张锐 郑文韬)女性朋友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以下痛苦经历:咳嗽、打喷嚏、运动时尿液不自主流出;下体坠胀,甚至有东西脱出;产后阴道松弛;外阴、肛门疼痛不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三科主任韩凤娟指出,如有以上症状,您可能患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据韩凤娟主任介绍,女性的盆底肌肉类似于吊床,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人体重要器官,维持盆腔脏器保持在正常的解剖位置。同时参与控制排尿、大便、维持阴道紧张度、增强性感觉等多项生理活动。 ![]() 专家科普 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是因盆腔支持结构的缺陷、退化、损伤以及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组疾病,常见的有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和大便失禁等,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 哪些因素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1. 妊娠、分娩、难产、肥胖、便秘、久咳等因素均会引起盆腔、腹腔压力增加产生慢性生物力学作用,造成盆底肌肉及神经损伤。 2. 衰老和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可能引起盆底支撑结构出现退行性改变,也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基因易感性相关。研究显示,患有先天性结缔组织代谢障碍的患者,发生尿失禁的概率高于其他人群。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有哪些? 1. 盆腔器官脱垂:表现为用力、咳嗽、弹跳运动时阴道口出现脱出物。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则症状减轻,平卧休息后可自行还纳,严重者不能还纳,并导致阴道壁膨出引起尿失禁、排尿困难等,影响日常生活。 2. 尿失禁:表现为漏尿、尿频、急迫性尿失禁,尤其在运动、咳嗽、打喷嚏时候,尿液不自主流出。 3. 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大便失禁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何预防? 1.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饮用刺激类饮品,如咖啡、浓茶等。 2. 避免增加腹压,如慢性咳嗽、举哑铃、搬提重物、长期下蹲动作,以免使腹腔内压力急剧增加,导致尿液自行流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三科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方面,针对中重度患者积极开展阴式手术技术。采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阴式子宫切除术等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获得广大患者的好评。据介绍,阴式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手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部不留瘢痕等优势。 ![]() 韩凤娟主任强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还要重视调节女性患者的情志,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解除顾虑,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机体气血运行舒畅,有利于疾病康复。(完) |














